脊髓損傷

甚麼是脊髓損傷?

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,一旦因各種原因受損,便可能影響受傷部分和以下的脊髓神經功能。


成因

物理性損傷(如車禍、高空墜落等)或非物理性損傷(如中毒或疾病等)引致脊髓受到缺血或腫脹等損傷,都可能引致脊髓受損,根據受損的部位及程度,有輕重之分,分為完全性受損及非完全性受損。


常見徵狀

脊髓損傷對人體所有系統均有負面影響,下列為一些可能出現的體徵和症狀:

  • 失去感覺
  • 運動機能受損或癱瘓
  • 自律神經異常反射
  • 痙攣
  • 心臟、血管功能下降
  • 呼吸功能下降
  • 消化系統功能紊亂
  • 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
  • 泌尿系統功能紊亂
  • 性功能受損
  • 壓瘡
  • 各種神經肌肉併發症
  • 痛症
  • 心理及情緒問題,例如創傷症候群等
  • 社區適應及社交問題

注意:因每人病況不同,患者應就個人情況諮詢醫護人員。

治療及處理方法

除了脊柱外科手術和藥物治療外,復康訓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

物理治療

運用適當的手法、輔助器材及運動方法,以保持或恢復患者的身體機能,減少併發症及加強因受傷而引起的功能缺失,例如痛症管理、訓練心肺功能、坐姿平衡、站姿平衡及行走能力等。

職業治療

運用適當的輔助器材及運動方法,進行上肢功能性訓練,並在日常自理及閒暇的活動範疇配合認知訓練,增強患者處理自身角色的需要。

護理

協助患者處理導尿管、尿片、造口以及皮膚護理。幫助患者有效管理藥物。

心理社交支援

幫助患者及照顧者了解及接受其功能狀況,積極面對和處理其認知、情緒、行為上的轉變。
物理治療
物理治療
無障礙洗手間設備
無障礙洗手間設備

其他康復對象​

輕度認知障礙

認知障礙

慢性痛症

柏金遜症

創傷性腦損傷

發展障礙身體弱能人士

Back to Top